原文:
清明天气醉游郎。莺儿狂。燕儿狂。翠盖红缨,道上往来忙。记得相逢垂柳下,雕玉珮,缕金裳。
春光还是旧春光。桃花香。李花香。浅白深红,一一斗新妆。惆怅惜花人不见,歌一阕,泪千行。
热闹是别人的秦观的这首词,一句话概括便是:看别人的故事,想自己的人生。
“雕玉珮”:
雕玉珮,是定情之物。能够作定情之物的:
一,要不易腐烂,烤红薯作不了定情之物,话不准某时口馋,就不小心给吃了;
二,要便于携带,一台轧米机作不了定情之物;
三,要有一定的价值,随便在路边摘一朵野花,作不了定情之物;
四,要有一定的象征意义,如早些时候,情投意合的男女喜欢拿手帕作定情之物,手帕可折叠可打开,象征了春心掩映,正值椒肥稻熟时;尤其是打开手帕,尽可以直抒胸臆,写些肉麻的话,作些狗屁诗,都是可以的。
卿卿我我春意闹。就象征意义而言,拿雕玉珮来作定情之物,好象还不及手帕好,因为玉易碎!之所以选择“雕玉”,还不是因为它比手帕值钱!
现在的女子,势利得很,动不动“房子”、“车子”、“票子”,面对这样的女子,手帕想要同雕玉竞争,无异于鸡蛋碰石头!
旗鼓相当才配称对手“缕金裳”:
缕金裳,是讲女方的行头。行头很重要,人靠衣妆,哪怕是一个乱七八糟的人,通过专业人士个性化的处理,可以翻番至天壤之别。
“雕玉珮”对“缕金裳”,可以说是门当户对,半斤配上八两。
金配银,龙配凤“桃花香,李花香,浅白深红,一一斗新妆”。
春光依旧,物是人非,这桃花与李花,一个深红,一个浅白,都不赖呀,但佳人不见,心情怎么好得起来?
古诗词中讲一个女的如何如何好看,都是以貌取人,如讲肤色的话,好象越白越好,“有妇颜如雪”,简直将“白”色推上了。
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,古代人比现代人甚至更注重女子的健康,尤其是看大不大会不会传宗接代。
女人的美,要以健康为前提,要健美。如果一个女人能够浅白深红,天使面孔魔鬼身材,而且读了书身体好,那才是真的棒!心口痛的西施,弱不禁风的林黛玉,在实际的生活当中(区别于文艺作品),嫁不嫁得出去,还是个问题。